职业发展前景

渗透测试学习毕业前景

网络安全前景

为什么选择测试这个行业!

人才缺口大 薪资待遇高
发展方向广 性别无歧视
入学门槛低 学习时间短
发展前景好 工作更稳定
0基础可学 工作圈子好
点击成为渗透工程师

必火安全学院,网络安全黄埔军校

科学的学习方式,高效提升

根据学员个人实际情况,匹配定制化课程服务

零基础

0基础轻松入门学习网络安全

  • 1

    适合无编程基础的学员

  • 2

    学历无限

  • 3

    以漏洞的发现和利用并防护为主

  • 4

    进阶为渗透测试工程师

  • 5

    力争年薪20W

进阶

渗透工程师从入门到高级实战

  • 1

    适合有一定PHP、Java基础的学员

  • 2

    以PHP、Java的代码审计为主

  • 3

    以python开发渗透工具

  • 4

    为名企定向培养渗透人才

  • 5

    力争年薪30W

了解完整课程信息

紧贴企业项目,进大厂工作

根据一线测试技术栈精心设计,助力通关大厂技术面试

了解完整实战案例

必火学院 0基础课程大纲

基础课程截图1 基础课程截图2 基础课程截图3 基础课程截图4 基础课程截图5 基础课程截图6
点击获取完整大纲

加入必火学院你能得到什么?

98%学生满意就业,大部分入职大型互联网公司!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1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2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3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4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5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6

元宇宙的真假游戏

发布时间:2022-06-29 20:12:57

元宇宙是虚拟的,里面的生意却是真的。
近日,扎克伯格表示Meta 将推出虚拟服装店Avatars Store,Facebook、Instagram 和 Messenger 。

用户可以在商店为他们的头像购买数字服装,这些服装将伴随他们的虚拟分身一起参与元宇宙中的工作、社交、游戏。

奢侈品牌Prada、Balenciaga 和 Thom Browne是虚拟服装店的首批入驻品牌,他们提供价格从 2.99 美元到 8.99 美元不等的越野摩托车装、标志连帽衫和西装。

显然,当地位、财富、阶级意识从现实世界延伸到了虚拟世界后,奢侈品牌也忍不住在虚拟世界确证自己的价值符号。

事实上,这并不是奢侈品牌第一次与科技公司合作打造数字服装。

去年,Fortnite推出了Balenciaga 皮肤,玩家可以为游戏中的角色购买品牌连帽衫等服装。Roblox中,甚至设置了一个Gucci 小镇,玩家可在小镇上逛花园、购物。

奢侈品牌面对的是高消费群体,选择在各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平台推出虚拟服装,某种意义上也证明了平台用户的消费力。

虽然目前奢侈品牌与游戏平台的合作更多是出于一种营销宣传,但从市场反馈的效果来看,人们在元宇宙的消费热情,还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人们在元宇宙买房买的是什么?
没有什么比NFT和虚拟音乐会更能证明人们在元宇宙的消费热情,前者向我们展示了强大的消费力,后者向我们展示了庞大的消费人群。

NFT最出圈的是数字藏品。

2021年3月,Beeple创作的《每一天——第一个5000天》在佳士得NFT交易平台,拍出了6934万美元的天价,开启了这场数字藏品浪潮。

Nonfungible.com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5月2日,NFT 市场总交易额已突破 550 亿美元。

不过,由于去中心化带来的金融风险,NFT在中国市场处于严格监管状态,二次交易受限。

除了数字藏品,基于NFT衍生的虚拟地产市场也十分火热。

MetaMetricSolutions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四大元宇宙平台上的虚拟房地产销售额达到5.01亿美元。

理论上,元宇宙中的土地面积是无限的,然而受技术及市场限制,目前四大平台上所有在售的土地加起来将近27万个。

虚拟世界不需要考虑通勤距离,因此土地的价值就由它是否临近商业文化活动中心来决定,临近商业文化中心的地段更容易获得高客流。

除了数字资产投资集团Tokens.com,普华永道也低调地购置了一块虚拟土地试图搭建自己的社交中心。并表示,投资只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商机,暂不考虑风险。

“炒房”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虚拟音乐会才是大众的狂欢。

疫情繁荣了线上演出,也给了虚拟音乐会一个机会。2020年4月,Epic Games联合歌手Travis Scott在旗下游戏平台《堡垒之夜》里举办了一场游戏世界的虚拟线上演唱会《Astronomical》,演唱会突破了游戏同时在线人数的纪录,高达1230万。在此之后,Young Thug、DJ David Guetta、Justinbieber、A妹等歌手都加入了虚拟音乐会的浪潮。



虚拟演唱会除了能带来媲美线下演出的氛围感,还能带来线下演出不具备的新奇体验。

借助容积摄影,观众可以随意切换景别和机位,任意选择观看视角;利用图像渲染,观众可以到月球、喜马拉雅山、甚至是中世纪广场与相隔万里的朋友聊天、聚会。

人们在看演出中社交,在社交中看演出,二者的叠加才是吸引用户的点。

目前很多大公司开始将社交与工作、健身等其它场景结合,一来工作、健身的适用范围更广,二来这些场景相比演出的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更强。

成熟的元宇宙包罗万象,工作、健身、演出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可以同时发生在元宇宙,而你只需要选择去哪个就可以了。

受限于目前的技术、监管等原因,无法将其同时复刻到虚拟世界,因此选择几个难度低或市场反响强烈的场景打造元宇宙切面吸引用户最可行。

元宇宙蛋糕有多大?
从萌芽,发展到如今走向成熟,传统互联网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 国外谷歌、苹果、 Meta 、微软;国内腾讯、百度、阿里、字节。

掌握话语权的科技巨头,凭借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不断抬高准入门槛,巨头垄断下,前景可观的新人要么被收购、要么被出局。

虽然眼下元宇宙尚无成熟商业模式,却是一块“炒作”的温床。

巨头们原有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甚至还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其对新事物的探索。

就像罗永浩在采访中提到的:“对新人来说,革的是别人的命,革起来很嗨;对旧霸主来说,革的却是自己的命,单是内部协调,就已经很要命了”。

这大概就是老罗满怀热情地踏入VR市场的原因之一。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元宇宙报告显示,到2030年,元宇宙有望创造5万美元规模的新市场,而在摩根的预测里,2024年就将达到8万亿。

支撑起元宇宙市场想象力的并不是资本发热的头脑,而是一系列现实的技术基础。

VR/AR/XR和可穿戴体感设备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得以推开元宇宙的大门;5G技术带来的低延迟和数据快速传输,算力对渲染模式的升级让我们在推开大门后可以无障碍地活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AI、庞大的云计算让我们在元宇宙中的活动场景更为多元。



技术赋予了元宇宙可行性,用户则赋予了元宇宙商业化的可能。

在元宇宙开展商业活动需要平台内有足够多的用户,并且这些用户足够认可数字资产的价值。

某种意义上讲,元宇宙的商业潜力取决于人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程度。

虚拟与现实的交融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通过游戏进行娱乐社交,通过办公软件进行线上会议与工作对接,通过电脑模型进行技能训练,两者的融合将随着代际更替继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参与到元宇宙之中。

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但人们在其中投入的情感是真的。大火的虚拟偶像便是例证,人们喜爱虚拟偶像,是喜爱自己在其中投入的时间精力,或者说这个“任人打扮”的虚拟偶像完美承接了人们对情感的美好幻想。

同样的,元宇宙的虚拟性让它也能承载人们对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并且承接力会随着VR及体感设备的加持而更甚。

虚拟世界的易上头性注定会让其中的数字资产拥有与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同样甚至更高的价值。

谁能从中分一杯羹
在市场进入机会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在可调动资源上,目前的科技巨头们显然更有优势。

Meta凭借旗下的vr产品Oculus牢牢掌握着元宇宙硬件入口,是目前元宇宙赛道的领先玩家。

其数字货币diem、虚拟办公室Workplace以及内容创作社区Creator又在线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

前不久,腾讯近年来在国外投资了Epic Games、Immutable、Ultraleap等多个与元宇宙业务相关的公司,并正式成立了自己的XR部门。XR部门配合其在文娱社交上的发力,腾讯或许是打算从娱乐赛道切入元宇宙。

上周,Meta、Epic联合微软、华为、阿里等数十家科技公司组建一个名为“元宇宙标准论坛(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的组织,拟为元宇宙、AR/VR等建立行业标准。

但是苹果和谷歌两大巨头未加入,这也让这个元宇宙标准论坛的权威性打上了问号。

一直对元宇宙态度暧昧的苹果在日前宣布将发布自己的VR眼镜,而苹果的技术研发实力或将改变现有的VR玩法。



外界看好游戏元宇宙,然而这一赛道在国内却面临着政策监管风险。一来,游戏行业本身就属于政策监管范围之内,带有游戏性质的元宇宙平台自然也在监管范围之内。

二来,元宇宙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个凭技术和设备可以获得与现实中一样的沉浸式体验且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虚拟世界,极易让人迷失自我。

严重者就如电影《盗梦空间》中所表述的那样“他们来这里是为了醒来”,把虚拟世界当作现实,把现实世界当作虚拟。成年人尚难自控,未成年人更易沉溺。

更重要的是,目前元宇宙还处于法律空白地带。对道德犯罪事件并没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元宇宙性侵事件便是最好的案例。

如果网络暴力可以被追诉,那元宇宙的性侵是否也该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元宇宙最终会在各国的监管限制下以怎样的形态呈现还未可知。但元宇宙所依托的技术、硬件设备,却是已经有了明确的市场。

链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重要硬件设备AR/VR也在这波元宇宙浪潮里迎来了第二春,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Meta改名时,美股上涨最快的不是它,而是做CPU和数据的英伟达。

显然,相比宏大而美妙的元宇宙,市场还是更愿意相信看的见的技术与硬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ID:yinxingcj),作者:夏天,编辑:小橘,36氪经授权发布



人形机器人:虚幻的尤物

越美丽越危险
去年8月,马斯克兴致冲冲介绍了一款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宣传视频很有电影质感。黑头披风侠,守序、冷淡、极简,气质这一块拿捏到位。胸前铭刻TESLA,品牌格调往上拉。

它们身高1.73米,重56公斤,可以负重20公斤物品,步行时速8公里,头部配有一块显示器,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据马斯克介绍,这款机器人的视觉神经网络基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用于“消除危险、重复、无聊的任务”,逐步代替人类的繁重体力工作,如家政、送货、购物等。

宣传视频刚刚结束,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就被迫迎来了买家秀:一位头戴黑色面罩、身穿白色皮衣的“机器人”,迈着僵硬的步伐走上舞台。原地立正后,秀起了略带浮夸的性感机械舞。

场面一度尴尬。



马斯克及时解释:当然了,他不是真的机器人,这只是一个表演示范。最终成品指日可待,公司会在2022年开发出来。

没有手办模型,也没有原型机,就拿着几页PPT,却能讲得栩栩如生。不愧是老马。

尽管宣传与成品总是有些差距的,舞蹈呈现也是一言难尽,但饼既已画好,大家开心吃下去,静心等待就好。



结果大半年过去,一点动静也无。

6月22日,马斯克又重提此事,表示“我们有望在明年生产第一个版本的Optimus机器人”,并暗示9月30日的的“特斯拉AI日”将是“史诗级别”。

延迟算是特斯拉的传统,人们并不感到意外。

只是,马斯克这一次仍然没有公布“擎天柱”的工作参数,也没有任何实机演示和操作示范,甚至连PPT都舍不得更新,十分神秘。

但这些都不妨碍特斯拉阴跌半年的股价直接反弹9%,国内的机器人概念股也同样蹭热点接力炒作。

至于明年能不能看到这款机器人,笔者一点也不看好。

01 阿西莫之死
生而为机器人,这仍然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3月31日,本田汽车东京总部,仿人机器人阿西莫正式宣布退役。“寿终正寝”时,阿西莫还不满22岁,于人类而言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不得不令人唏嘘。

各大媒体在表达遗憾的同时,也提出对人形机器人的前景提出担忧。



世界范围内,日本是机器人领域的领头羊。而阿西莫作为日本最高水准代表作品,其原型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本田公司设计出的由双腿构成的原型机E0,每步移动需费时5秒。

一年后,通过模仿人类步态,研发人员添加了类似胯关节和脚踝关节等机械结构,E2时速达到1.2公里,并能步履蹒跚地上楼。随后的E4/5/6,加入了平衡控制技术,步行主体动作逐渐稳定。

1993年后,本田开始对阿西莫进行上半身的完善,升级为P系列。直到2000年,第一代完全体阿西莫才面世,具有57个活动关节,可以轻松模仿人类跳舞,身体灵活度高,并能够用日语、汉语和英语三种不同的语言与人类交流。

本田希望,在日本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阿西莫能进入千家万户照顾老年人。



首次亮相后,阿西莫憨厚的外表俘获了众多粉丝。20年间,其人工智能已经相当成熟,看见陌生人会礼貌地主动伸手问好,并摇动手臂,摆动频率和幅度与人类无异,他还会通过手掌中的传感器监测你的动作,并迅速做出反应。

但也仅此而已了。庞大的商业化费用和研发投入,使得这个项目一直都是空中楼阁。

平均一台阿西莫机器人的造价高达300-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两千多万,注定无法走进千家万户。

起初,本田为IBM等几家公司提供租赁服务,尝试让阿西莫成为接待员。

但阿西莫每个月的租赁费用高达1万美元,比人类接待员的薪水高出一大截,而且只能做一些尴尬的肢体动作,极低的性价比让企业望而却步。

即便用得起,阿西莫那些“丰富”的功能,在实用场景中只会显得捉襟见肘——不能提拿重物、不能适应复杂环境、充满电后仅能运动40分钟、语音互动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对话、舞蹈表演也需要事先编程输入。

此外,其动作本身并没有「智能」的成分,仅因为它长得像人,因此它「凝视」,「模仿飞行」的动作都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阿西莫参观博物馆,好像真的能看懂一样

实际上,阿西莫在政治上的作用,远大于其商业价值。

尽管没有利润,却能维持数十年,这与本田背后时不时出现的政府和财团身影有关。而2014年奥巴马、2015年默克尔与阿西莫的邂逅,也是事先策划好的剧情。



只是,商业的本质依旧是盈利,当政治加分项到顶后,盛极而衰的势头便无法阻挡。

尽管在2015年,本田开始放出大量储备技术,快速推动阿西莫机器人发展。但世界科技的发展未能如本田预料的那样快,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局限于智能、结构与材料等多重因素,需要一点一滴慢慢积累。

而近几年,接待、送餐场景下的服务型机器人,已经以更快的速度普及市场,与人形机器人的进展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中国市场,在需求推动下,市场上教育、客服、送餐等各类机器人产业链飞速发展,并快速得到市场认可。



这样看来,机器人要朝实用方向发展,若在追求“拟人”这一并不实用的功能上上耗费巨大的研究成本,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

02 跨越“恐怖谷”
打造出跟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

然而,关于机器人的外形是否一定要和人类一样,质疑声也从未断绝过。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多余的研究。人形对于人类而言非常合适,但对于机器人却不是。

人类的生存能力,在于大脑思考和团队分工协作。但从构造来看,人类本身的运动能力并不高明,负重不如马,跑得没狗快,不会飞不擅长游泳,跳得也不高。

比如,人只有两只手,难道手术机器人也要限制成两只手?

为什么要设计一个脑袋?如果是为了放传感器,全身分布放置岂不更好?

为什么要有腿?在陆地上行进,履带车效率更高。至于跳跃,能让它跳起来的功率,都能够飞行了。都能飞了,还要腿干什么?

至少在当前阶段,选择人形不是也不必要时完美选择。科学家的事未必都是科学的,从无到有的创造,往往来自几次拍脑袋做的决定。

至于为什么执着于人形,愚以为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机器人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一种发明。设计之前,得先选好构型才能研究技术。

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说法,人形有两个好处:

首先,想偷懒。

除了用于工业和战争,现在各家研发的机器人,大多是以服务人为目的。

而人类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建筑与工具,都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而设计的。比如,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是170cm,载人电梯就只用做2米多高。

所以,如果要造一台通用机器人,理论上人形机器人最合适。凡是人类能用的工具,robot 都能够直接使用。我们不需要为 robot 专门设计另外一套工具或生产环境。这一点可以产生极大的效益。

第二点,则是需求所致。

在很多领域,机器人作为侍者,只有人类的外表才更容易被接受。比如产后护理、幼儿陪伴、老人看护。

普遍认为人类与人形机器人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可以参照“恐怖谷”效应的第一段曲线上升部分。



这个假设由日本现代仿真机器人教父森政弘于1970年提出:当仿真机器人的外观与动作相似,但并非完美拟合时,人类作为观察者会产生厌恶反应。

比如,我们对人形机器人或玩偶的好感度,会随其仿真度提高而增加,当仿真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当我们看到既不像人类也不像典型机器人的仿真机器人时,情感会突然逆转,本能觉得不正常并产生厌恶和恐惧等回避反应。只有当仿真度继续提高,我们的情感反应才会再度爬起来。

人们熟知的娃娃恐惧症,就是典型的例子。

为了证明这一点,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的阿西夫·葛赞法实验室曾用长尾猕猴进行了实验:

他们给猴子呈现出不仿真、仿真和真实三种不同仿真程度的猴脸影像,并记录猕猴观看这些影像的次数和时间。

结果显示,猕猴们对仿真猴脸的注视时间最短、次数最少,出现恐怖谷现象。

这个实验证明,恐怖谷是智慧生物进化的产物,且不是人类独有的。

后来,研究人员又在婴儿身上进行类似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而我们现在的拟人态机器人处于什么阶段?看下图。



(左)波士顿动力Atlas,(中)日本产综研HPR-4C,(右)日本东京大学Kenshiro

可以看到, HPR-4C在外观上最接近人类,但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总有人觉得她会真正“活”过来,毁灭自己的创造者。这种防御心理,正是基于恐怖谷效应。

所以,至少在外观上,目前的技术已经处于恐怖谷效应的下降阶段,只有当内在思维也接近真人,人类对其恐惧才可能消退一些。

特斯拉的“擎天柱”之所以用极简风格,只借鉴人类躯体结构而不使用具体面貌,大概也是基于此考量。



人类是造物主最完美的作品,而我们心里一直都有挑战权威的渴望。更何况,人形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面说到的两点都是完全合理的逻辑,它可以作为统一的模板,方便同行之间比较。

综上,之所以选择人形,是想让机器人更加通用,并无法科学严谨地证明人型就是最好的选择,也许三条腿五只胳膊更好也说不定,只能直观上认为人形好。背后逻辑有三个关键词:通用,直观,情感。

对于资本而言,第三点尤为重要:人类形态更容易唤起投资者、消费者和网民的认同感,从而更容易圈钱。

03 虚幻的尤物
1月27日,特斯拉发布了全新产品路线,马斯克宣布,今年不会推出任何新车,工作重心将完全放在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上。

从市场反馈来看,很明显资本想看到的只是特斯拉交付更多新车,而不是未来能怎样怎样。随后,特斯拉股价暴跌11.55%,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

但作为CEO,马斯克需要为特斯拉的长远未来负责。

然而,并不是说能造电动车和火箭,拥有强力的AI智能和处理器支撑,就能做成这件事。马斯克再怎么超能力惊人,想在一两年内超过波士顿几十年的技术储备,基本不可能。更别说达到宣传片里的那种效果。

波士顿公司也曾公开怒怼:“我们已经在机器人及其双足运动上有着十多年的积累,但阿特拉斯依然有着类似绊倒等错误,零件也局限了商业化,可见马斯克认为他可以在一年内超越我们的工作是多么可笑。”

的确可笑。

实际上,约摸从2018年开始,全球仿人机器人的发展,就触及到了天花板。

最直接的原因,自然还是技术瓶颈。

如果以汽车工业化发展的时间线类比, 从第一台蒸汽动力车问世,到福特T型车从流水线走向市场,共129年的历史中,却有103年处在蒸汽动力→柴油发动机的阶段。而一旦新的驱动方式出现,产品迭代周期则数十倍缩短。



当前的仿人机器人,基本还处于蒸汽机被柴油发动机取代前的阶段。悲观地说,如果没有尼古拉斯·特斯拉这样的天才人物横空出世,带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很可能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从业者,包括埃隆·马斯克,都只是仿人机器人发展进程中的一粒尘埃。

以波士顿动力最新的Atlas2为例,其展现出来的性能,已经能很好解决基本的动态性能问题。但在宣传视频中,其造型非常臃肿,远远超出人体的正常身材比例,连膝盖也无法直立。

客观来讲,仍看不到进入实际应用的苗头:

1. 没有手部抓取动作。动态不行只是移动能力,操作性能才能决定机器人能做什么;

2. 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无法从特定的机械场景延伸到真实的生活;

3. 缺乏实际市场需求。无法取代早已普及的工业用非人形机器人,目前人们能想到的场景无非是保姆机器人或伴侣机器人,这还涉及到诸多伦理问题;

4. 合理的价格。Atlas2的成本无异于天价,与阿西莫类似,处境尴尬。

相较而言,已经能量产的仓储机器人,造价便宜,还能在特定领域发挥自己的价值,比人形机器人可靠多了。



其次,则在于缺钱。

仿人机器人涵盖的学科方向超多,除了高精端的硬件成本,大批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也不容小觑。

而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科研经费属于奢侈品,更青睐有希望在短时间内突破的学科,反之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公众期望且陷于技术瓶颈的仿人机器人,很难拥有竞争力。

没有过硬的实际市场需求,投资人也不会轻易出钱。

此外,还有部分原因得归咎于公众期望过高。

太多科幻电影把人形机器人的形象拉得太高,远高于现有技术水准。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机器人的各种“摔倒集锦”。

简单来说,就是科研团队只有70分的水平,通过努力可以达到80分,但大众错误地估计他们有90分的实力,希望做到100分。

70与100分之间的差距,带来了极大的期望落差。投资人也是大众的一员,从而对仿人机器人的前景产生质疑,也无可厚非。



《我,机器人》剧照

总而言之,既然几年内,仿人机器人都基本不可能实现,马斯克仍坚持提前宣传,只能归之于玩概念。毕竟过往的战绩辉煌,从超级高铁、地下隧道、火星移民到脑机接口,全是概念,也许在他有生之年都无法实现,但都能迎合资本炒作。

只是以往的这些概念,在市场前景上都比不过仿人机器人。

因为这一次,“擎天柱”对标的是全球劳动力市场。

已经有迹象表现,如今各大经济体对熟练工人的需求已超过供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预计将产生8520万人的人才缺口,导致8.452万亿美元的未实现年收入,相当于日本+德国GDP之和。

其中,仅美国就可能因缺少劳动力,而损失1.748万亿美元财政收入,占经济总量的6%。

根据马斯克的描述,全球劳动力市场高达40万亿美元,是电动车市场的10倍,而特斯拉拥有电池+电机、FSD芯片、Dojo超级计算机以及成熟的团队,领先行业在5年以上。

基于这些,甚至有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把特斯拉的市值推到5万亿美元以上。

只能说,世界给了马斯克绝佳的入局机会,而他不想浪费。



至少在未来几年,对特斯拉而言,最终能否实现仿人机器人并不重要,只需要将这些标签和宣传噱头与公司的极客文化捆绑在一起,就能顺利卖出更多车。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初代“擎天柱”是一款具有赛博风的笨重车轮机器人,之后则是漫长的2.0、3.0、4.0迭代,前后宣传跨度长达10年。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特斯拉团队中出现一位新时代的尼古拉斯·特斯拉,率领产业实现跃迁,实现戏剧性反转。

谁知道呢。

04 尾声
平行时空中,人类科技文明存在哪些可能?

“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边缘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所有这些片段终将湮没在时间的洪流里,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时刻到了。”

《银翼杀手》里,当复制人面临主人公追杀,临死之际在雨中的这段独白,将人类与“人的造物”之间的冲突推进到高潮。



《银翼杀手》剧照

2022年了,关于人与AI关系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但众多幻想作品中的那一个个人形载体,真正具有智慧的机器人,却始终存在于幻想中。

这大概是人类对于机械与科技的最初亦或是最终梦想。

但显然,现在说起机器人,我们讨论的大概率只是那个在脚边嗡嗡扫地的金属圆盘——非常地不未来主义。

倒不是人类失去了梦想,只是越来越清醒的商业环境,已经无法给创造者们太多时间:资本为想象力买单的意愿,终归是有限的。

机器人赛道方兴未艾,是否以人的形态出现并不要紧,实用才是第一要义。

参考资料
[1] 人形机器人:从“形似”到“神似”,张双虎,中国科学报2021

[2] 未来已至!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荣的新世界,左宗鑫,中国工业报2021

[3] 告别“阿童木”:人形机器人的下个十年,崔鹏志,IT时报2021

[4] 机器人会成为汽车的终局吗,温莎,汽车商业评论2022

[5] 机器人界的六大趋势及其影响,机器人学家,商业观察2015

[6] 阿西莫夫《我,机器人》中的人工智能文学伦理学解读,费凡,英语广场2021

[7] 伦理学视域下人工智能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谢蔚晖,汉字文化2020

[8] 云深处:不止要做“中国版波士顿动力”,房晓楠,机器人产业2020

[9] 类人型机器人动作情感识别研究,李洁,包装工程2022

[10]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困境,刘飞,中国信息界20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作者:万连山,编辑/校对:墨眠、顾树,36氪经授权发布。

渗透测试资讯



Copyright©2021 必火培训学校(天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津ICP备2021007511号-4

本站一切信息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如发现任何不良信息,请拨打电话:18622800700